戴立忠表示,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聚焦點依舊在民生健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其中,將主要圍繞肝炎防控、癌癥防控、輸血安全、創新型產品推廣應用等4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體現了明確的民生導向,其中,醫療健康占據了大量的篇幅。
報告提出,要加強重大疾病防治與常見慢性病防治雙管齊下,一方面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另一方面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就這么一段內容,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立忠看到了企業發展和回報社會的契合點:“我們將進一步聚焦精準醫療前沿領域,加大創新,提供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的醫療產品和服務?!?
據記者了解,作為民族醫藥企業家的代表,近年來,戴立忠的建議大都聚焦在醫療健康方面,并且,很多建議在國家后續推出的政策中得到了體現。
“2018年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財務司、國際合作司等部門對我在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發揮健康扶貧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作用,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推動醫療健康中國方案走出去’等建議進行了反饋。兩會結束后,國家相關部委也相繼就我提交的建議和議案進行了回復,尤其是‘關于培育體外診斷產業本土品牌,提高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建議’,國家非常重視,且被列為重點督辦提案?!贝髁⒅冶硎?,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聚焦點依舊在民生健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其中,將主要圍繞肝炎防控、癌癥防控、輸血安全、創新型產品推廣應用等4個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
每天有1萬人確診為癌癥
據統計,我國新發癌癥逐年高發,2008年約280萬例。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2018全球癌癥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的癌癥患者達到了1810萬人,因為癌癥死亡的人數為960萬人。而我國有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以及死亡病例229.6萬例,相當于我國占據全球癌癥新發病人數的20%以上,同時意味著我國每天有1萬人確診癌癥,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癥。
我國已成為癌癥發病和死亡大國,沉重的癌癥負擔已成為我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因素,已成為實現全民健康中國夢的最大瓶頸。
“事實上,癌癥是可防可治的。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癌癥是一種可預防的慢性病,其中1/3可以預防,1/3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達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過適當治療可以控制,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進而延長生存。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相關的癌癥,如肝癌、宮頸癌、胃癌和鼻咽癌,是完全可防可控的?!贝髁⒅冶硎?,目前,歐美發達國家通過一系列的癌癥防控措施,將感染性疾病相關癌癥病例在新發癌癥中的占比降到了4%,而我國這一占比高達近30%。如何完善癌癥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相關癌癥防診治體系,做好癌癥防控工作,遏制癌癥增長勢頭,也是我此次兩會關注的重點之一。
目前,我國醫療模式主要還是以治為主,對預防的重視還不太夠,很多老百姓都是生病了后才去治療,給老百姓、給國家醫保基金都帶來了較為沉重的負擔,這也是老百姓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疾病預防方面多投入1元,治療費就可以少花8.5元。雖然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大癌癥防控力度,也實施了一些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癌癥篩查項目,但防控體系主要還是以治為主,在癌癥的防控端的投入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如果能夠從源頭做好提前預防,落實好重大疾病防控措施,讓老百姓減少生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穩定脫貧奔小康才能有著堅實的保障?!贝髁⒅冶硎?,在重大疾病預防方面,建議通過國家頂層設計開展一些重大疾病篩查,或將一些重大疾病檢測項目費用納入醫保報銷,將能有效降低重大疾病發生率,防止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從源頭做好提前預防
其實,早在2018年,我國不再保留衛計委,不再設立醫改辦,組建了衛生健康委員會,已明確了今后將會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觀念轉變。
就此,戴立忠重點圍繞肝癌和宮頸癌這兩種高發的、對民眾健康影響尤為巨大的感染性疾病相關的癌癥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
一是建議全面開展病毒性肝炎普篩,降低肝癌發病率。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中國是全球慢性肝炎負擔嚴重的11個國家之一,仍有86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2000萬為慢性乙肝患者,約1000萬丙肝病毒感染者。
據2018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期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中國原發性肝癌每年新發病例46.6萬例,約占全球的55%;每年因原發性肝癌死亡42.2萬例,約占全球的45%-50%,其中80—90%是由病毒性肝炎導致。
隨著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臨床規范化治療方案能控制慢性乙肝病程的進展,慢性丙型肝炎已經可以實現治愈。但我國仍有超過80%的肝炎患者亟待發現和治療,尤其是在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大部分患者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和治療,到發病時已經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據統計目前我國乙肝診斷率僅18.7%,治療率僅10.8%;丙肝診斷率17.7%,治療率僅1.3%,離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實現乙肝、丙肝診斷率達到90%,治療率達到80%的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據記者了解,由于乙肝發病癥狀與消化道疾病癥狀相似,丙肝則幾乎沒有癥狀。為此,我國乙肝漏診率達25%,丙肝漏診甚至高達50%,乙肝平均就診3.2次才能確診,丙肝患者首次就診時進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比例約12-15%,不僅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縮短患者預期壽命,還使治療費用大大增加,病毒性肝炎進展為終末期肝病再進行治療會帶來更加沉重的醫療負擔。
戴立忠建議我國大力推廣病毒性肝炎普篩,以肝癌潛在高發人群為重點,尋找迷失的“數百萬”肝炎患者,并在現有的孕前女性篩查項目中增加丙肝篩查,構建更加健全的肝癌防、診、治體系,提高肝癌早診早治率,建設“沒有肝炎的未來”。
二是建議加大宮頸癌HPV檢測推廣應用力度,加速宮頸癌發病率下降拐點的到來。宮頸癌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癌癥,其早期治療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晚期治療5年生存率為20-50%。
為加強宮頸癌防控,我國自2009年以來推出了“兩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檢查健康民生項目,但宮頸癌篩查采用的傳統的方法學的可行性、科學性、先進性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導致基層落地較為困難、落地效果不太理想。
就此,戴立忠建議在全國“兩癌”檢查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全面推廣更加可行、更加科學、更加先進的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方法進行宮頸癌篩查,以更好地將國家“兩癌”免費檢查項目落到實處,提升基層執行效果,真正讓宮頸癌防控民生項目更好地惠及廣大群眾。
華夏時報記者 王曉慧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