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概述
2020 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人數和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均位居全球第一。2021 年 1 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等發布的《2020 年全球癌癥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新發惡性腫瘤病例 1929 萬例,其中中國新發惡性腫瘤 457 萬人,占全球 23.7%;2020 年全球惡性腫瘤死亡病例 996 萬例,其中中國惡性腫瘤死亡人數 300 萬,占全球 30%。 中國人群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
癌癥是由于人體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基因變異,導致細胞無限增殖,最終致使癌癥的發生。靶向藥物可針對特異性的殺傷攜帶特定基因變異的腫瘤細胞,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已被推薦為首選抗腫瘤類藥物。但不同的患者攜帶的腫瘤治病變異不一致,導致同一類癌癥使用相同的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不盡相同。故在靶向藥物服用之前,對患者進行分子分型檢測,讓醫生可根據患者自身攜帶的基因變異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最大程度地發現潛在可用的靶向藥物并提高抗癌藥物的治療效率。
| 服務內容
實體瘤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篩選與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50個基因,涵蓋指南推薦的相關基因及臨床熱點基因,分析超過65種靶向藥物與基因變異的關系,可應用于肺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實體瘤患者,尤其適用于復發、轉移的中晚期患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組織樣本或外周血樣本進行基因檢測。
| 檢測周期
7-10個工作日(該周期自接受到合格樣本開始計算)。
| 檢測優勢/適用人群
適用人群:
1、確診為腫瘤后,尋求更適合自己的用藥方案的患者;
2、腫瘤用藥療效不佳,希望尋求更優用藥方案的患者;
3、希望同時進行多基因檢測,來協助醫生制定完善靶向治療方案的患者;
4.靶向治療過程中出現耐藥,需要更換治療方案的患者。
| 樣本類型
組織:腫瘤組織蠟塊或石蠟切片(FFPE)大于10片,外周血(EDTA抗凝采血管)大于3ml;
外周血:Streck專用采血管10ml。